Saturday, February 16, 2019

Discussion: 小孩子才分对错,成年人只看利弊

“小孩子才分对错,成年人只看利弊”
这是2014年韩寒的电影《后会有期》中的一句台词。这电影寓意着什么,当时没看懂也没花时间去想。可能当时我还是‘小孩子’,这句台词我也没记住。几年后有人将这句台词挑出来,我看到了,觉得这真是一句很有用的话。



用这句话,可以免去一些无谓的挣扎与愤怒

2月份有个新闻,14岁女儿早恋...父亲把女儿打骨折。按照“小孩子才分对错,成年人只看利弊”来说,这位父亲也算有点‘小孩子了’。
孩子早恋与人去开房,是既成的事实了。把孩子打得再惨,也不能改变这件事。成熟的人,这种情况下想的应该是怎么补救,怎么教育孩子。而不是一味的宣泄自己的愤怒,显然这位父亲思想上并不成熟。
思想成熟的父母,打孩子时,会去想‘利’是什么?可能是教育孩子,可能是竖立权威,可能是实施惩戒,可能是让孩子知道大人说到做到’… 心里想着这些父母,打起孩子来,手上肯定不会这样没轻重的。
“小孩子才分对错,成年人只看利弊” - 在愤怒与失望时记着这句话,就能多点清醒与理智,少做些徒劳无益的事情。

用这句话,去面对自己喜恶的人或事物

在2016年我无意中关注了一个公众号,这个公众号的作者的语言风格是这样的:

是的,这个人非常的狂妄自大、不可一世。当时我也是炒股的,但我并没取关他。我觉得他虽然言语张狂,排版更是乱七八糟。但能讲一些非常有用的话,比如:

所以我明白了“买楼盘一期的房子要比尾盘好” - 这就是我从他身上得到的‘利’。因此我根本不在乎他的狂妄自大和不可一世,不在乎他每篇文章末尾一个“XX贷”的广告 - 这些都无关紧要。

有人看到这里,评论说:信奉这句话的人,唯利是图,毫无信仰!

所以我接着写:
  • 用这句话,去修养心性
小学考试时曾有同学想抄我卷子,我没让同学抄。当时认为这是‘不劳而获’ , 是‘错’的;但是,如果我有成年人的世故,我就会让他抄。因为在这种情境下,要么我得到感激或感谢,要么没有任何回报。
小孩子往往有些勾心斗角。因为班上第一名总只是有一个,因为最讨大家喜欢的也只有那么几个。小孩子的世界很小,小到如同一块蛋糕,别人分的多了,你就会分得少了。
可是,等到成年之后,等到你有能力之后,你会发现世界真的很大。也许整个世界上的利益总量是有限的。但对于你和你一辈子认识的人来说,这个世界上的利益是无限的。
真正的智者或者说强者,会去帮助、团结自己认识的人,一起去近乎无限的世界中狩猎。而不是与身边的人去争夺可见的有限的利益(如果你认识这样的人,请介绍给我。但你不要告诉我他的名字叫毛润之)。
当初我刚毕业的时候,在一家几百人的民营企业,有个‘准上司’总对我还有几个同事颐指气使。10多年后,我仍然在打工,顶头也仍然也有一个上司。在这家公司,我总发现,这些上司(我的上司和其他人的上司)总是非常好说话,用当初HR的话来说,很“Nice”。我才能彻底明白,这就是成年人的处世之道:在无损自己的利益下,他们总把对别人的帮助视为自己的‘潜在利益’。

‘小孩子才分对错’ - ‘小孩子’的幼稚之处,往往是认为‘错的’= ‘必须纠正’

假如,你刚进入一家公司,结果一个同事总是暗地里为难你。项目上交代的事,不一次性说清楚,让你白忙。交期近了才交给你需要的资料,让你不得不加班。这显然是错的,但他会自行纠正吗?显然不会。因为你是新人,你的影响力不够。
然后你向上司反应,这时候你站在上司的角度想。上司不能确信你的话是真是假的,然后这个同事可能还会倒告你的状。说你能力不行,做事拖拉,试图滥竽充数。一下子上司头都大了,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和稀泥;或者,这位同事是个有后台的主。你根本惹不起,这时候就不要想他能改正错误了;当然,也有可能上司能明察秋毫,帮你解决问题。
上面这个例子要说的是,‘纠错’ 更多地与你的能力、影响力、应对方法有关。落后就要挨打,弱者易被欺负 - 这是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的事实与规律。并且“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”...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