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February 16, 2019

思辨:美国早教中心给华人家长的一封信

无意中见到美国一所早教中心的校长,给学校华人孩子的家长的写了一封信。信里的内容,令人深思。美国的早教中心,接收的是年龄在2- 5岁的孩子,相当于中国的幼儿园。这封信中,校长强调了两个儿童教育中的两个问题:

  • 每天父母要与孩子进行朗读活动。
  • 要控制孩子玩智能电子设备的时间。

为什么与幼儿进行朗读活动如此重要?

2岁-5岁的儿童正处于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,朗读活动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补充。儿童在关键的年龄段的语言发展迟滞,会造成许多问题:语言本身上的障碍、限制社交阻碍社交技能的发展、影响学科学习、影响自信等内在精神力量…

什么样的孩子需要朗读活动

在美国,专业的说话与语言治疗医师认为,华人儿童由于某些特定情形,特别需要父母开展朗读活动。在美国的华人家庭多是双职工家庭,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少,相应地对话时间少。华人在美国的圈子小,在语言、文化上的天然隔阂,进一步减少了儿童的语言练习、实践机会。
给我们的启示是:
就是儿童语言实践的机会少的家庭,尤其需要日常的朗读活动。
这就包括外来移民家庭。比如夫妻双方都是外地人(不会粤语),却在佛山这类以粤语为主的城市,且都有工作;比如夫妻都不爱说话,导致孩子的语言练习机会变少;比如孩子在城市由老人照顾,但老人说方言,所在城市和孩子父母说普通话(或另一语言)…

怎么进行朗读活动

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,朗读活动并不是问题。但现实中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,怎么办。这里要厘清的是:
并不只有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式的“朗读”才叫“朗读”。
所以,不用太在意朗读得好不好。最好朗读时的口音还要与孩子平时接收的语言一致。比如:你平时和孩子说四川话,那么朗读时反而更应该用四川话朗读。
最本质的核心是“提供更多的语言练习机会,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”。
所以日常多与孩子说话,就是极好的“提供给孩子的语言练习机会”。最好的办法是,当孩子在边上时,多与孩子闲聊,或者“说一些说明当前活动的话”。
比如,可以问:“需要我来帮你盛饭吗?”、“这几个菜你喜欢吃哪个?为什么”、“你猜哪个是爸爸炒的菜?为什么”、“妈妈现在准备剪下手指甲”...

玩智能电子设备(手机)的危害

在这个问题下,可能有人要说,先讨论儿童玩电子设备到底有没有危害吧。
的确,儿童玩手机有什么危害,其产生机制如何,不是一下子能辨析得清的。80后90后的父母,哪个没接触过电子游戏?现在不也大部分为人父母了?甚至可能还有“玩游戏以后好学编程”的说法。
这里,不会讨论玩手机占用太多时间,视力不好之类话。
我们要明白的是,电子设备(如手机)给使用者的影响、或者说回馈、或者说激励,都是短时间内产生的、明显的,视觉的、听觉的、或者肤浅的脑力上的刺激。
比如说,跳一跳这个游戏,给使用者的刺激,就是不断变化的分数、音效、视觉影像。比如抖音或者快手,两岁的孩子看不懂内容,他们受到的刺激就是突然响起的声音、人物的表情与动作。
而儿童成长过程中,要学习各项能力。比如学会灵活操纵自己的身体(运动神经的发育)、学会说话、学会识别形状与颜色、学会辨别触感、学会物理现象(比如推动椅子会发生什么)、再或者学习语文与数学... 这些学习的过程,给孩子的刺激,大多不是能够短时间产生的,也远不如手机游戏(视频)的刺激明显。
这导致了什么?孩子会在学习上述技能的过程中,因为没有感觉到刺激,或者刺激不明显而很快厌倦了学习活动。
这也是我们成人不想上班的原因,因为工资总要在30天后才发到手里;这也是我们一个建造师证考了5年的原因,因为备考太漫长,激励太滞后。
因为社会和人生与手机游戏完全不同,我们要学会坚持、学会等待、习惯失败、习惯踽踽独行、习惯百般努力却不如他人天生好命、接受失去一次机会就终生抱憾、接受日复一日的努力而仍旧平凡甚至一生平凡…
而在玩了30分钟后就可以在屏幕上出现巨大“胜利”的游戏、这类电子设备上的活动,与这些社会人生的残酷规则,恰恰是相反的。(相关文章链接:这世上最难的事是什么
所以,在孩子完成一件事后,给孩子即时的奖励(口头的或物质的),其实并不总是好的。我们要培养孩子感受学习过程本身这种不明显的激励,而不是结果的激励。

(完)
湖南清绝地 寥落一孤星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